電解鋁供給側改革壓力上升。2016年,我國電解鋁和氧化鋁產量分別為3210萬噸和6091萬噸,分別增長3.4%和1%,但2017年前兩個月,電解鋁產量合計549萬噸,氧化鋁產量1175萬噸,分別增長15.6%和22.9%,而電解鋁行業(yè)投資也在2016年重新增長2.8%。產能仍迅速增長,鋁貿易爭端上升,供改壓力上升。
供給側改革政策近期出臺預期升溫。市場關注的焦點是電解鋁的供給側改革政策。供給側改革政策近日出臺預期升溫。此次政策料將對新增產能進行控制,理清違規(guī)產能的邊界。供給側改革的政策影響有賴于政策內容的明確,及政策的執(zhí)行情況,事關數(shù)百萬噸電解鋁產能。這也是鋁價的主要影響因素。
環(huán)保政策對電解鋁產業(yè)鏈影響深遠。如《京津冀及周邊地區(qū)2017年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方案》調整2+26城冬季供暖季的開工,如按運行產能測算,影響量約為電解鋁110萬噸,氧化鋁240萬噸,碳素130萬噸。實際的影響,還要看,計算停產比率的產能基數(shù),或槽型基數(shù)(是否可選擇小槽關停),啟停的時間。同時,河南省在《關于科學編制“一市一策”實施方案精準打好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戰(zhàn)的通知》中追加了河南的洛陽、平頂山、三門峽等三個市執(zhí)行限產規(guī)定,影響量將擴大10-20%。尤其是當前大部分碳素企業(yè)脫硫達到100mg/m3的特別排放值要求,困難不小。
環(huán)保政策顯著影響氧化鋁生產成本。環(huán)保政策強化后,氧化鋁企業(yè)成本顯著上升:如企業(yè)的鍋爐要上脫硫脫硝設備、焙燒原用自制煤氣改為天然氣,及更嚴格的尾礦庫標準。礦的成本也在提升,(如有的地方要求露采轉井采)。燒堿、液堿、石灰等成本都在上升,目前,氧化鋁企業(yè)的加權平均成本升至2300元/噸左右。
鋁價預期樂觀。成本方面:氧化鋁價受成本支撐,在冬季有望快速回升;煤價高企,碳素等輔料成本上升。但電解鋁價格也要看供給側改革政策及其落地情況??炊噤X價逐漸成為共識
|